close

* 這不是被詐騙文,但盼望投資人都要「謹慎理財」,更希望理財專員都能謹記「信用至上」

* 個人對投資型保單完全沒有意見,也理解投資本來就是有賺有賠,這件事情跟投資型保單本身沒有任何一丁點關係,能不能接受投資型保單,端看每個人理財配置的考量。

* 以下對「外幣變額年金保險」的理解與疑慮僅代表個人的想法。

有位朋友前陣子看到家中有張保險公司寄去的確認函,問了家中長輩才知是長輩跟這兩年才配合的銀行理財專員買了張投資型保單。因為已經過了確認的期限,又礙於是長輩用自己的錢投資,她也不便說什麼。但問題出在這位長輩年輕時不論出於自願或出於人情,陸續保了幾個險,雖然有些保費在近幾年也都快繳完了,但繳了十幾年的保費,讓長輩覺得錢都卡在保險裡,有些利率說不定還比定存差,而且每年都得繳,讓他覺得是個負擔,所以長輩常常會跟她叨唸,說他絕對不會再買保險,還說他跟理專說得很清楚,叫理專不要跟他推銷什麼投資保單的,他是絕對不會買的。但那天朋友卻看到了這張從保險公司寄來的確認函,讓她覺得不太對勁。

是她詢問了長輩,不是說不想讓錢卡在保單裡,怎麼還買了投資保單?長輩回答她說,那不是保單,是一種投資平台,讓投資人可以在這個平台裡由自己決定買哪些債券,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買賣債券的交易手續費。儘管對理財並不精通的朋友,還是覺得怪怪的,有這種新興的交易平台嗎?既然「不是保單」,那為什麼寄出確認函的會是保險公司而不是銀行?

這時長輩又說,只是這筆錢如果要提前領出來,需要扣一些解約的費用,第一年要扣X%,第二年扣X%....但到第五年底就不用扣了。朋友覺得這聽起來很像是六年期的投資型保單啊!朋友又問長輩,一般投資債券可以隨時贖回(長輩有買賣債券,所以很清楚這部份),但如果在這個「投資平台」賺了錢可以隨時贖回嗎?也會被扣X%嗎?還是等到六年後才能拿回?如果是,這樣不是跟買保單一樣,錢都被卡住了嗎?這時長輩有些錯愕,回說他沒問這麼多,朋友開始覺得長輩應該沒搞清楚他買的到底是什麼。

於是,朋友認為她必須讓長輩瞭解事情應該不是他想的那樣,所以試著跟長輩說明,他可以在那個個「投資平台」決定買賣哪個債券,但在五/六年內,如果不想被扣解約金,就算他投資的債券大賺,他也只是看得到吃不到,然後又會回到了他一直很介意的「錢被卡在保險」裡的狀況;而且,即使前幾年都是穫利,但到了第六年卻大跌,很可能連本金都虧損,這不是比有些保本的保單還不划算嗎?這時長輩可能也感覺不對勁,臉色大變,但仍只不斷強調就不是保單、不是保單。

畢竟不是專業的,朋友也擔心會不會是自己誤會了理專,或是長輩誤解了理專的意思,所以還很認真的研究了一下那份名為「保單」但長輩卻說「不是保單」、而文件裡卻又滿滿都是保險相關條約每年還得繳保單管理費的「保單」後,決定與理專聯絡,想請對方釐清一些疑問。

朋友先是請教理專這份清楚標明著「XXXX外幣變額年金保險」的「人壽保單」到底是不是「保單」,理專先是清楚的表明『這不是一張保單』,然後開始很制式的說明此筆投資的運作機制,並將重點放在『買債券的交易手續費差很多』而且『可以由投資人自己決定買賣哪些債券標的』…,等到朋友向理專詢問到『買賣債券可以隨時贖回,那這個投資可以嗎?』理專則回答『不建議,因為會扣解約費用,但每年扣的比率會越來越少,而且只要到第五年就不用扣了』朋友又問『那跟保單不是一樣嗎?』且表明其長輩不是有說過他不買保單的,這時理專的答覆是『這不是一張保單』、『投資人可以自己在投資平台上操作』朋友接著問她『那本金不動,獲利的部份可以先取回嗎?』理專的答案是『…是可以…但一樣會依年度扣X%解約費用,所以不建議』朋友又問『那這五/六年不管盈虧都還是卡在平台裡,就算前五年賺了錢,第六年卻大跌,到時領回錢的可能就低於投入的本金了』理專再次強調『說不定到時候會漲』、『在這期間交易債券的手續費差很多』、『這不是一張保單』……。

在理專多次跳針在『這不是一張保單』的情況下,朋友知道再爭論下去也沒意義,她並不是去踢館,也沒有要去申訴,她原本就只想釐清疑慮,尤其這件事的當事人之一是長輩,她不想把場面弄得太僵,讓長輩難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長輩並沒有誤解理專的意思,「不是保單」確實是理專說的。我有問她,為什麼不問理專:「不是保單,那為何是簽保單的約?」她說她當時已經氣到忘了有沒有問這句了…。她從來都不是會咄咄逼人的人,真是難為她了……。

我們對投資型保單完全沒有意見,也理解投資本來就是有賺有賠,這件事情跟投資型保單本身沒有任何一丁點關係,能不能接受投資型保單,端看個人理財配置的考量。有爭議的是那位已經為長輩作了兩年理財規劃的理專,明明知道長輩不買保險型產品,卻還是利用話術「說服」(我實在很想用ㄆ開頭那個字,但,算了…)長輩買了投資型保單,而且,要不是朋友發現有異狀,長輩可能還一直以為他投資的是很特別的產品(只要在手機上的那個投資平台按個兩下就能買賣債券了)

最近朋友跟我說,長輩有天喜孜孜的跟她說,那張保單有配息,可以先領出來,不用扣解約費用,還有,如果獲利也一樣。倘若是這樣,那天朋友在詢問理專時,理專她為什麼都沒提?然後,朋友就回想起,當時朋友在問理專一些較細節的部份,像是獲利可不可先領出?先領出會不會被扣錢?理專回答時都有些遲疑且有點支吾其詞。難不成是我們誤會了這位理專,她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她在賣什麼產品?難怪,她才會一直說「這不是一張保單」?所以,她不是「壞」,她是「笨」囉!

據說,這不是長輩跟這位理專買的唯一一張保單,事過境遷且木已成舟,朋友也不想再去追問長輩,當時理專是用什麼說法讓他買保單的,她只希望那天出面跟理專聯絡後,能讓理專知道,長輩的家人是有在「關注」理專她的,理專她不要再這樣肆無忌憚的推銷產品了,只不過…只要長輩不想「認清」這位理專,繼續接受這位理專的理財建議,在合法的情況下,朋友也拿她沒轍,只能戰戰競競的多注意長輩了。

唉,為朋友感到心情不美麗……。

## 如果遇到金融投資爭議(前題是當事人本人有覺得受害或受騙,我朋友的長輩自己並不覺得,所以無法適用…),就可以免費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另外《法律百科》網站的這篇【遇到金融消費爭議怎麼辦?金融消費者評議中心都會受理嗎?】將如何申請評議的流程寫的很清楚,有需要(希望大家都不會碰上…)可以參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n 的頭像
    Pan

    菲碧的家事‧工事‧二三事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